NFT熱潮湧入運動界!NBA Top Shot開發團隊Dapper Labs有何來頭?
NFT熱潮湧入運動界!NBA Top Shot開發團隊Dapper Labs有何來頭?

2021年第1季,NBA「球員卡」平台NBA Top Shot在運動界掀起一股風潮,透過區塊鏈技術,讓消費者像購買棒球卡一樣,交易NBA球員的精彩好球影片,單支影片最高價甚至喊到台幣1千萬元。究竟這背後的技術是什麼?提供技術的推手企業又是誰?

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收集過美國職籃NBA、美國職棒MLB等知名運動選手的紙製選手卡片,如果是知名選手的菜鳥時期版本,幾年過後還能在市場以高價轉手賣出。隨著科技發達,現在這樣的運動珍藏商品,已轉往線上成為虛擬商品販售。

2020年10月,NBA推出線上商店NBA Top Shot,讓用戶購買、搜集、交易NBA選手在某場精彩比賽的短影片,以信用卡結帳,就能把精彩影片的版權歸為己有。如「詹皇」詹姆斯(LeBron James)的灌籃影片,就曾在今年4月以38萬7,600美元的價格(約新台幣1千萬元)售出,創下平台單支影片的交易紀錄。而這項驚人紀錄的背後推手,其實是溫哥華新創Dapper Labs的區塊鏈平台Flow。

不強迫用戶理解技術概念,NBA Top Shot成功打出市場

讓Dapper Labs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的,是2017年的一款謎戀貓(CryptoKitties)遊戲,玩家可培育虛擬寵物貓,並以太幣交易這些虛擬貓咪,該遊戲不僅捧紅了以太坊平台,也吸引許多開發者投入區塊鏈領域。

cryptokitties
謎戀貓遊戲(CryptoKitties)示意圖。

靠著謎戀貓的成功,Dapper Labs創辦人兼執行長Roham Gharegozlou也發現到以太坊作為虛擬商品交易的不足之處,承諾會開發出新的虛擬商品交易市場,更放眼打造更好的區塊鏈平台。

看準Gharegozlou的能力與遠見,包含華納音樂集團、電子遊戲開發商Ubisoft、終極格鬥冠軍賽UFC,以及美國職籃NBA都紛紛與Dapper Labs簽署合作,這就是區塊鏈平台Flow與NBA Top Shot的誕生故事。

下載.jpg
終極格鬥冠軍賽(UFC)也將推出基於 Flow 開發和部署的 UFC 數位收藏品。

NBA Top Shot上線之時,剛好碰上疫情,消費者也因此將原本預備用於實體消費的預算轉移到虛擬平台上,引起一波熱潮。為了接觸各式各樣的NBA觀眾,NBA Top Shot除了販售昂貴的精彩影片外,更會固定釋出定價9美元的3段影片福袋,拉大平台上影片商品的金額範圍。

此外,雖然是運用區塊鏈技術所打造的交易平台,NBA Top Shot卻不將「加密貨幣」的概念擺在第一位,反而只是利用簡單的「付費」行為,讓用戶可以透過加密貨幣輕鬆交易,或是單純地利用信用卡結帳,就跟一般電商購物一樣。

Gharegozlou在一場訪問說道,80%的NBA Top Shot買家都使用信用卡結帳,這也反映了大部分消費者都未擁有加密貨幣的這個事實,因此,NBA Top Shot並不想把新科技的細節擺到消費者面前,他們只需要知道自己的信用卡資訊會以安全的方式儲存,已付費的商品會在48小時內收到,僅此而已。

信用卡
Gharegozlou表示:消費者不需要知道加密貨幣的細節,他們只需要知道自己能夠安全地完成網路交易。

NBA Top Shot上線8個月就吸引一百萬用戶加入,總銷售金額也突破7億美元。透過NBA Top Shot的成功,Dapper Labs也成為一間市值突破75億美元的公司。

NBA Top Shot不僅掀起一波線上消費熱潮,更帶起了市場對非同質化代幣(Non-Fungible Tokens,NFT)的認識與投資。

什麼是非同質化代幣NFT?

「同質化」代表同類資產擁有相同的外在價值,如一般國家貨幣;而相反的,「非同質化」則是同類資產擁有不同的外在價值,如MLB球員的親筆簽名球相比一顆商店販售的棒球。

網路上的商品也一樣,舉例來說,這麼多部網路影片,每一部都具有原始性、獨特性等特色,但是每部影片的金錢價值都不相同也難以直接判定,此時,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支援獨一無二資料、身份供驗證、難以逆轉等特色,就成了數位非同質化資產應用的良好基礎。

也因為這個資產存在於區塊鏈上,所以才以「代幣」稱呼。其中,支援非同質化資產的區塊鏈網絡當中,最有名氣的莫過於以太坊。

透過NBA Top Shot成功的Dapper Labs靠著旗下Flow平台加碼市場對NFT的認識與投資。在2021年第1季,整體NFT市場的交易金額為15億美元,較前一季成長了2627%,其中,NBA Top Shot的交易額就佔了三分之一(約5億美元),可見NBA全球名氣與商品價值,對NFT市場的影響力。

一季過後熱潮退去,NBA Top Shot還有未來嗎?

然而,這股熱潮到了第二季似乎逐漸消退,NBA Top Shot平台每月交易量在第二季平均減少了76%,平台上的交易人數也下降39%,讓外界擔心NBA Top Shot會從市場消失,NFT的商用潛力也會隨之不見。

對此,比特幣與區塊鏈媒體Decrypt總編輯Dan Roberts表示,NBA Top Shot交易量在第二季消退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這並不代表這個市場會不見,第二季的冷凍期可能跟整體加密貨幣的市場衰退有關,畢竟兩者也算是同個產業市場。

Dapper Labs前任運動總監、現任GameOn產品總監Santiago Jaramillo則在一場訪問中表示,當市場被捧到瘋狂之時,很多同類應用會被推出,試著在短期之內賺一筆錢,第二季的消退,其實對市場的長期健康有幫助,留下真正贏得市場的點子與產品。

根據NBA Top Shot於7月公布的30天數據顯示,經過5個月的消退後,整體銷售金額提升了13%、交易量上漲12.7%,交易人數則下降了6.7%,換句話說,留在平台的用戶仍然相當活躍。同時,平台上的影片交易金額下降了14.5%,顯示這些商品自熱潮退去後已逐漸找到市場平衡的價格。

就如加密貨幣一樣,NFT線上市場也仍然相當難預測,一些外界消息及名人加持,都可能造成市場價格大幅上漲。

Dapper Labs一步一步佈局未來願景

今年4月,Dapper Labs宣布與名人導向的阿凡達技術公司Genies,一起利用區塊鏈平台Flow打造新的線上市集Genies Marketplace,目標成為數位衣飾NFT的亞馬遜(Amazon),讓線上用戶到此購買各式各樣的數位衣飾,來裝飾他們的Genies數位阿凡達。

Avatar Creator + Drop Shop.jpg
圖/ Genies

在8月,Dapper Labs更攜手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(La Liga),一起打造類似NBA Top Shot的平台給全世界足球迷們,蒐集如足球名隊FC Barcelona與Real Madrid等精彩比賽影片,預計將於2022年6月上線。

除了擴展各界夥伴關係,讓更多擁有數位資產的企業利用Flow平台交易NFT商品外,Dapper Labs也打算繼續延伸NBA Top Shot的平台功能,如創造聯賽類的線上遊戲,以及讓人們對外展示搜集的新興方式。舉例來說,擁有Genies阿凡達的用戶,未來將有機會把自己擁有的NBA精彩影片做成虛擬T-Shirt,直接納入自己的線上阿凡達,展示給平台上的社群好友看。

「一開始,我們想要打造一個獨特、只有我們能夠打造的平台內容,來吸引基本盤的用戶族群,隨著Flow平台的社群壯大,NFT的相關商品與使用體驗才能持續發展,形成一個真正令人驚嘆的社群,而我們的角色,就是支援這個社群的所需。」Gharegozlou表示。

本文經授權轉載自:未來商務

【延伸閱讀】
1.奧運徽章也要鑄成 NFT!傳統迎來數位變革,體育界還有誰要參一咖?
2.NFT 跨出藝術走向商用!IBM 要把專利放上區塊鏈,將創造哪些新商業機會?

最新9月號雜誌《2021年台灣網紅生態全解析》馬上購:傳送門
「電子雜誌」輕鬆讀:傳送門

責任編輯:吳佩臻、蕭閔云

關鍵字: #NFT
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
從「破浪者」到「心理韌性」的生存: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,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
從「破浪者」到「心理韌性」的生存: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,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

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,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。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,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,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。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,將「AI」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,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。近期,更辦理「AI破浪者論壇」,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,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,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,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,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。

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,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

「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,」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。她表示,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,但始終以「接軌社會、接軌職場、接軌市場」為核心任務,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,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,而「新北有課 UKO」正是這個「接軌職場」的實踐平台。

邱兆梅局長說,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,串連了培力課程、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,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「實戰培力基地」。因此,從AI 工具應用、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,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,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,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。邱兆梅局長認為,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,而是「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」。「學校教的是知識,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、會嘗試,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。」這樣的精神,也成為今年「AI破浪者論壇」設計的出發點。

相較過去曾以「藝術變現」為主題,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,是順應趨勢,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。「AI讓未來變得更快、更不確定。」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,「在我父母親的年代,職涯像是在爬樓梯,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。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,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。」

她坦言,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「衝浪」充滿高度未知性,也因此,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,更是心理挑戰。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,擔心被取代或落後。於是,今年論壇特別以「上半場談技術、下半場談心理」的設計,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。

DSC01039.jpg
邱兆梅局長強調「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,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。」
圖/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

從技術到人性: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

在論壇現場,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,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。

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,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,「協作」與「標準化」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。李婷婷認為,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,指令越明確、語境越精準,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。她強調,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、反覆調整,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。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,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,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。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,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。

DSC01106.jpg
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:AI 要真正落地,關鍵不在技術,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。
圖/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

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,DataDecision.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,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最大挑戰在於「不可控」。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,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,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、可被測試的程式,而非 LLM 本體。他進一步提醒,AI 並非萬能代理(Agent),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,並以「工作流」的概念設計系統,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。

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,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,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「人性深度」。尹相志提醒青年,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,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;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,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,願意深入思考、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,才具備「匠人精神」。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,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。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、處理日常事務時,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,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。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,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。

三位講者的分享,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:AI不只是技術趨勢,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。從自學者、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,這群「破浪者」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:學習力、行動力與韌性。

DSC01384.jpg
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: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。唯有持續餵養資料、反覆對話,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。
圖/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

在AI解放之後,重新定義「人」的價值

邱兆梅局長分享,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「人」的價值。她認為,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,AI 取代的不是人,而是那 90% 重複、機械、缺乏意義的工作,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: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?」

「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,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?」她說,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。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「AI破浪者」們,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,並專注在那 10%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,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。「現在值得敬佩的,不是一路順利的人,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。」她強調,「新北有課 UKO」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,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,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。最終,能真正駕馭浪潮的,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,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、面對挑戰、勇敢破浪的心。

[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]

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,

每日推播重點文章

閱讀會員專屬文章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看更多獨享內容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收藏文章功能,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,

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

我還不是會員, 註冊去!
追蹤我們
一次搞懂Vibe Coding
©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. All Rights Reserved.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,不得轉載。
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